天生橋,天生三橋,天坑三橋,天生橋,天生三橋,天坑三橋……恐怕沒有哪個景區像它一樣有著這么多的名號了。如今“天生三橋”已經成為多數人熟知的名字,但“橋”字似乎更能體現它的獨特性,畢竟這是天工開物的石橋而非木橋…
天生三橋是《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外景拍攝地,三橋即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位于武隆縣城北約20公里的仙女山鎮,烏江支流羊水河流經的三疊系灰巖分布的峽谷地段。世所罕見的“兩坑夾三橋”奇觀,通俗地講,就是貌似“一根由遠古潛河串起的糖葫蘆串”。它們中,相對落差最大的有281米,構成橋面的巖層厚度和拱高都在百米以上,凸顯出天生橋的高大厚重與磅礴之勢。山水壁立千仞氣勢恢弘,虛實空間錯落有致,猶如書畫中的留白,意趣雋永。
天生三橋由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組成,氣勢磅礴、恢宏,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天龍橋頂天立地,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位居三橋第一,猶如飛龍在天,故而得名“天龍”。天龍橋下另有天生坑,坑內又生洞,且洞洞相連恍如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迷宮,令人倍感神奇;青龍橋位居第二,是三橋之中垂直落差最大的一座。橋高350米,跨度400米。橋身青翠,藤蔓纏繞。待到日落西山,余暉盡灑,青龍橋下涼風習習,橋身也因日光的關系而變成了暗綠色,遠觀正似一條青龍欲飛沖天;黑龍橋位居最后,橋色深暗,正如一條黑龍橫臥于此。同時,黑龍橋還暗含各式清泉,“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等不僅名字雅致好聽,而且風光也是惹人心醉。泉水繞三橋,大大增強了三橋的靈動美感,令人心曠神怡。
隱匿在紅塵之外的天坑三橋,是庇佑巴山蜀水的寶甲。觀賞的方式也很特別,直接坐一站式電梯從山頂“墜”入崖底,走幾步,就是天龍橋。連接天龍橋的是青龍橋,橋拱呈不規則的三角形,頗像一位楚楚動人的少女。繼續前行400米則是黑龍橋,拱洞似弧形彎曲幽深的狹隘,壁端飛泉流瀑直瀉百丈。三橋中,尤以天龍橋直落天坑谷底的景色最為壯觀,這也是張藝謀相中這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