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工作回顧
一年來,全區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把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八項行動計劃”,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進中向好”。
穩的基礎越發堅實
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突破200億元大關。新增城鎮就業52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6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3.5億元,工業投資增長18.1%。進出口總額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
進的活力持續增強
全區接待游客36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70億元。招商引資簽約項目40個、總額356.6億元。烏江白馬航電樞紐、渝湘高速擴能項目開工;仙女山機場完成航站樓、配套區主體工程建設,渝湘高鐵武隆段即將開工。
好的勢頭更加強勁
R&D經費投入增長85%,新培育“四上”企業37家。新增市場主體3900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7%以上。城區空氣優良天數達348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左右,貧困發生率降至0.03%。
主要做了6個方面工作
●持續抓重點強弱項補短板,三大攻堅戰取得新進展
●著眼打基礎利長遠謀未來,八項行動計劃獲得新成效
●突出供給側智能化高質量,綠色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重點抓統籌強基礎優環境,城鄉協調發展呈現新氣象
●深化抓改革擴開放促創新,發展動能轉換釋放新活力
●強化惠民生辦實事兜底線,人民共享發展有了新提升
2020
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打贏“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八項行動計劃”,統籌做好“六穩”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確保武隆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重點抓好9個方面工作
■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
在補強弱項、補齊短板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持續突破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瓶頸和關口。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
全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動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深入實施五大環保行動,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切實做到“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打好風險防控攻堅戰
妥善應對政府債務風險,妥善應對金融風險,妥善應對房地產領域風險,妥善應對社會領域風險,確保社會大局平安和諧穩定。
■全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發揮旅游集聚效應,引領服務業發展,全年接待游客、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0%、12%以上,加快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國文旅融合示范區”。
■全力提檔生態工業發展
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推動生態工業高質量發展,工業投資、工業增加值均實現增長10%以上,新升規工業企業5戶以上。
■全力加快城市品質提升
把2020年作為“城市品質提升年”,做精做細城市提升和產城景融合發展,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全力促進內陸開放發展
全面融入全市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大局,努力在渝東南帶頭開放、帶動開放。
■全力推動改革創新發展
盯緊盯牢重點領域改革,推進科教興區和人才強區,靠改革增動力,靠創新增活力,靠人才增助力。
■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精準落實“五個振興”要求,集中資源、強化保障、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短板,讓農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全力抓好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建設“武陵山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市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示范區”,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全力推進民生保障改善
持續實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動計劃,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政府工作全過程
●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
●切實增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
●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公仆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