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日報記者 張再行
8月13日上午9時,2021中國·重慶(武隆)綠色發展實踐論壇在仙女山開幕。結合當前疫情防控需要,本次論壇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基礎上,國內眾多知名院士專家、行業精英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云”聚武隆,共同分享綠色發展理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創新新路徑。
綠色發展之路造福人民、恩澤子孫,武隆既是踐行者也是受益者。一直以來,武隆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充分利用當地文化特色和生態優勢,探索出一套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寶貴經驗。武隆也從過去的“窮鄉僻壤”變成了現在的“人間仙境”,還成為了重慶市唯一同時獲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的區縣。
從2019年起,中國·重慶(武隆)綠色發展實踐論壇連續舉辦了三屆,先后累計邀請國內外院士專家學者近千名聚智武隆。論壇已經成為綠色生態領域極具影響力和吸引力的品牌活動,成為集生態文明理論研究、綠色技術數據庫、綠色科技領軍人才集聚、創新創業孵化、綠色新技術轉移等為一體的新型平臺。
今年,論壇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主辦,成功升格為省部級論壇。本次論壇以“‘十四五’綠色發展再升級,新時代‘兩山’理念新實踐”為主題,共包括“中國·重慶(武隆)綠色發展實踐論壇”主論壇和“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助力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以綠色發展理念助推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創建綠色低碳示范區”4個分論壇。論壇上,眾多知名院士專家、行業精英共同交流探討綠色發展研究經驗,為未來持續走好創新綠色發展之路提供了良好發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論壇開幕式上,亞洲洞穴聯盟主席,中國地質學會洞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遠海視頻公布了“中國五佳研學旅游洞穴”,武隆芙蓉洞位列其中,被譽為“是一座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和內容豐富的洞穴科學博物館“。這將會帶動新的文旅、科旅發展勢態。
此外,經過前期充分磋商,區人民政府在本次論壇開幕式現場與相關企業云簽約了8個綠色發展項目,投資合作總金額達297.5億元,這將為進一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閉幕式上,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武隆綠色智庫研究院院長趙建軍就武隆綠色發展智庫研究院理論實踐研究成果進行發布。自2018年成立后,集合了綠色發展、農業科技與現代化治理等領域專家18人,其中院士2人,承擔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二十余項,出版專著10余部,發表論文200余篇,在研究院的推動下,全國首個綠色供應鏈項目在武隆順利落地。
論壇閉幕式發布了《綠色武隆2021倡議》,經與會嘉賓共同商議,提出“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賦予綠色發展新的時代內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背景下的綠色發展新格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做實做好‘兩山論’的理論建構與實踐創新”“堅持推動綠色科技、綠色金融、綠色產業創新,推動理論成果在實踐中轉化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堅持綠色發展交流合作,共建清潔美麗的新世界”的綠色發展武隆倡議。更是表達出武隆對綠色發展的愿景目標以及對生態建設協作的呼吁。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武隆在綠色協同發展的新格局中,將充分發揮承接重慶主城都市區、聯通黔北的重要聯結點功能,加快打造渝東南旅游集散中心、主城都市區后花園,建設成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兩山”實踐創新示范區、產城景融合發展先行區,繪就武隆綠色發展的時代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