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區文旅委獲悉,今年一季度我區旅游接待實現開門紅。全區共接待游客777.3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7.8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56%、22.74%。
今年以來,我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緊抓民俗節日、季節轉變的旅游契機,讓冰雪游、節慶游等在武隆大地遍地生花、持續火熱。春節長假期間,仙女山景區銀裝素裹、秀美如畫,宛若美麗的“冰雪童話世界”,在吸引眾多游客觀賞冰雪美景、體驗冰雪樂趣的同時,也讓冰雪游成為我區文旅市場的最大亮點和最熱業態。冰雪消融春光現,花紅柳綠競妖嬈。
游客欣賞雪景(王俊杰/攝)
進入三月以來,我區各地百花盛開,春色無邊,正是踏春賞景的好時節。在天生三橋、納溪原鄉等景區,秀美的自然風光也吸引著市民走出家門,感受無限春光。
△羊角街道“走馬觀花”節。(代 娟/攝)
除了觀賞美麗的自然風光,體驗豐富多彩的戶外項目。前不久,休演了五個月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武隆》正式復演,這也給廣大來武游客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印象武隆》演出現場。(王俊杰/攝)
據介紹,今年以來,我區強力實施旅游精品工程,著力開發提升一批有創意、有震撼、有賣點的旅游產品,培育打造一批新、奇、特的旅游業態,旅游品牌形象不斷提升,旅游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旅游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全區旅游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石橋苗族土家族鄉,體驗民族風情。(代君君/攝)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區累計接待游客777.31萬人次,同比增長22.5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7.80億元,同比增長22.74%。接下來,區文旅部門將持續推進精品旅游項目、打造精品旅游線路、開展精品旅游活動,全力助力武隆旅游國際化。
△白馬山天尺情緣景區,游客穿越同心橋。(代君君/攝)
區文旅委黨組成員 副主任 肖樺:下一步,武隆區將強力推進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三次創業,啟動實施旅游小火車風景線、云上戀橋、全國亞高原訓練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舉辦申遺成功十五周年系列主題活動、第六季格林童話之夏、仙女山露營音樂季、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等一批節慶賽事活動;推出一批觀光、研學、運動、藝術、康養、婚戀主題旅游線路;加大市場營銷力度,不斷提高武隆旅游國際化水平。
景區推介
仙女山
仙女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5A級景區,擁有33萬畝原始森林、10萬畝天然草原,被稱為具有西歐古典風情的“南國第一牧場”。
天生三橋
天生三橋位于武隆區城東南20公里的白果與核桃交界處,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游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于世,屬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具有雄、奇、險、秀、幽、絕等特點。
龍水峽地縫
龍水峽地縫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奇觀,從高處俯瞰,地縫猶如大地被撕開的一道口子,極具美感且幽遠深邃。長久以來,由于極難下至縫底,人們對地縫缺乏了解,更讓它充滿了神秘色彩。地縫式峽谷幽深曲折,壁立千仞,人在棧道行,水在腳邊流,水因地勢、亂石而異向,或急或緩。地縫內處處老樹藤蘿盤繞,泉水流瀑掛壁,險峻幽深,怪石崢嶸。
芙蓉洞
芙蓉洞是一個大型石灰巖洞穴,形成于第四紀更新世(大約120多萬年前),發育在古老的寒武系白云質灰巖中?;瘜W沉積物種類繁多,從宏觀到微觀,從碳酸鹽類到硫酸鹽類,包括世界各類洞穴近 30 余個種類的沉積特征。
芙蓉江
景區位于武隆區浩口鄉芙蓉江珠子溪至芙蓉江入烏江口處的江口鎮,主流河段長35公里,面積152.8平方公里,以典型的規模宏大的“U”形峽谷為主,是一個江峽型小尺度大容量喀斯特地貌和原始水上森林型風景區。
白馬山天尺情緣景區
“天街紅茶望崖,石林迷宮溜娃”,就是對白馬山度假區最好的詮釋。白馬山天尺情緣景區位于武隆區西南部,是白馬山旅游度假區的首個開放景區和核心景區。
溫馨提示:疫情尚未結束,小伙伴們出行時注意做好自我防護哦,健康出行、文明旅游。